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1453章 通透的教授

第1453章 通透的教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些都具有中国西南,乃至东南亚地区旧石器文化的鲜明特色,是迄今为止三峡地区所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旧石器文化遗存代表,但是很遗憾,却无法补上肘子刚刚所说的那一环。”李教授的语气轻松得很:“甚至和几百公里处的巫山大溪文化的直接关系,都难以确立。”

“李教授,你说着很遗憾,其实一点遗憾的意思都没有啊?”大家混得熟了,李老三也开始和李教授开玩笑。

“我们这行就是这样,讲求实事求是。”李教授也不在意:“发掘出什么,就研究什么。”

“这处遗址已经填补了许多的空白,为研究早期人类在西南地区的发展,特别是人类如何适应三峡地区独特地理环境的过程,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研究资料。对西南地区早期人类活动和旧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身就是重大发现,意义非凡了。”

“至于说这辈子有没有机会看到考古工作填补上那缺失的一环,甚至是亲自发现……”李教授笑着摇头:“想肯定是想过的,不过想多了反而会耽误手里现有的工作。”

“晚更新世以来,安徽潜山彭岭、苏州三山岛等遗址的石器,以燧石、玛瑙为主要原料,这又体现了典型石片石器工业的特点。”

“总体说来长江下游内部存在旧石器文化的差异,但基本都表现为早期以砾石石器工业为主体、其后石片石器工业兴起的发展趋势,而且晚更新世之末,稻属植硅体和陶器的出现,成为新石器时代来临的重要前奏。”

“李教授,什么又叫做植硅体啊?”

“哦,植硅体是植物硅酸体的简称。由于植硅体具有耐腐蚀、抗高温的特性,可以在岩石和土壤中保存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在植物死亡或凋谢之后,在很难保存花粉和其他生物化石的地层及灰烬层中,植硅体一样可以返回到土层中很好地保存起来。”

“一般只要是生长过某种植物的土壤,就会保存着这种植物相应的植硅体,通过分析土壤的硅酸体组合,就可以判断出这里曾经生长过什么植物,寻找古人种植作物的地点;从古人生活遗址的灰烬中分析出的硅酸体,可以判断古人用过什么植物做燃料。”

李老三不由得大感佩服,对李教授竖起大拇指:“教授真是通透之人。”

“绝了!”周至听得眉飞色舞:“还可以这样!那稻属植硅体的发现,就表示那些古人种植过稻谷,用稻秆做过燃料,用稻壳和泥抹过墙!”

“完全正确!”李教授对周至竖起大拇指:“看来这同学没少在农村待过,最后一条都说得出来!”

大家都哈哈大笑,打趣卫非是真正在农村待过的,但是却都不一定说得出来,这事儿还得看人。

“不过从目前来看,正如你所说,长江下游的旧石器晚期与新石器早期之间,的确存在一个缺环,仅在万年县大源盆地的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发现了旧石器和陶器、个别磨制石器并存的特征,但是规模极小,达不到‘文化’的规模。”

“我们在高家镇这里发现的旧石器,都是砾石工具,打片使用的锤击法和碰砧法,器物组合以砍砸器为主要类型,伴有刮削器、尖状器等其他类型。”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