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欲壑难填(第3/5 页)
陈正泰道:“是啊,这些年,棉花的需求确实很旺盛,你看我们陈家,不少人都穿的都是棉衣。主要还是作坊多了,产量太大。不过听闻,市面上的需求也大,大家吃饱了,自然也希望能够穿暖一些。就在今年,这棉纱作坊和纺织的棉布作坊,听说在西宁和朔方还有二皮沟,就增加了四十多家呢。”
“正是。”崔志正极认真地道:“崔家一直都在河西之地,尝试栽种棉花,却发现……效果并不好,要嘛就产出太少,要嘛,种植出来的棉花质量过于低廉……这一方面,是崔家缺乏种植棉花的经验,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水土不服的缘故。”
陈正泰道:“慢慢栽培嘛,我那堂弟陈正德,近来不都将心思花在选育棉籽上头吗?”
“道理是这个道理。”崔志正咳嗽,而后深深地看了陈正泰一眼:“不过……我的族侄,却在高昌国,发现这高昌国竟有棉花,而且……产量尤为惊人,这棉花长成之后,质量极好,可称的上是当今天下,最好的棉花了。”
是吗?
高昌在西域,后世陈正泰也听闻过,那儿的棉花乃是主要产业。
在人们的心目之中,西域土地贫瘠,可实际上,却也是得天独厚的地方。
首先,那开的土地偏碱性,非常适合棉花的生长。
其次是它位于天山边缘山麓地带,高山冰雪融水丰富,灌溉也十分便利。
除此之外,那里大多是沙质土地,透气性好,对棉花的生长有利。
而且因为降水少,有利于棉花的采摘。
而一到了冬季,气温十分低下,这反而非常有利于杀死病虫。
更不必说,棉花乃是喜光的作物,适宜在充足光照条件下成长了,而西域本就有得天独厚的光照条件。
且棉花这玩意,非常适合大面积的种植,若是在关内的丘陵地带,无论是采摘还是运输,都有着诸多的不便,可是西域的地势十分平坦,可谓是一望无际,可以直接大面积的进行种植。
也就是说……说起种植棉花,和西域比起来,这普天之下九成九的地方,在西域眼里,都是辣鸡。
现在关内的棉花极大,大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谁有棉花,谁便能大赚,崔志正正是因为听到了这个情报,一宿未睡,脑子里想着的,全部是钱。
对,在他眼里,那高昌国简直遍地都是钱,今日清早,他迟疑再三,终于按耐不住了,因为崔志正很清楚,崔家是吃不下这个独食的,没有陈家的协助,高昌国大规模种植不了棉花,种植不了,这钱也就跟陈家没有任何的关系了。
他一面说,一面死死地盯着陈正泰面部的表情,而后继续道。
“同样一块土地,高昌国的棉花,可以是关内的一倍以上,甚至更多,而且,这样优质的棉花,产出的棉布质地也是上等。殿下啊,这可是一块福地啊,沃野千里,若是都种植上棉花,这天下就再不愁没有棉花了。只是……这高昌国,前些年和突厥人有所勾结,一直为朝廷所不容……此地的百姓,大多为汉民,若是能拿下高昌国,这关外之地,可就不缺少人口了。”
高昌国最初的时候,是汉朝经略西域之后,一群大汉遗民的后裔,因而,虽是在西域之地,可实际上,那里大多数依旧还是汉人。
等到汉朝灭亡,随着中原无休止的战乱,高昌就不得不自立了,和关内一样,国家都被几个汉族大姓所把持,也同样设立六部,采取的乃是郡县制,有四郡十八县,人口有十万户之众。
十万户,便是数十万的人口,这若是放在大唐,可能并不算什么,可搁在西域,便十分可观了。
只是随着中原混乱,这高昌的汉人,已隐隐有胡化的迹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