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6章 稳得一批
安顿完番禺的百姓,羊祜也没有等新任的交州刺史到任,就率军西进了。
毕竟从中原到交州,万里之遥,吏部那边就算是选派出合适的官员,也得需要经过长途的跋涉才能赶到交州来,羊祜不可能等那么长的时间,所以安置好百姓之后,羊祜就率军西进,直奔交趾而去了。
残吴势力西窜交趾,已经是日暮西山,没有多大的能量再折腾了,就算他们还能扑腾几下,也兴起不什么浪花了,总之,这点垂亡的势力,就如同是燃尽的余灰,仅仅剩下一些温度罢了,再想死灰复燃,试如登天。
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本着斩草除根,除恶务净的原则,羊祜是不可能给他们逍遥的机会的,这次羊祜集中兵力,向交趾郡发起最后的进攻,就是要彻底地剿灭这一支残吴力量的。
原本这种跨越数千里的征程,是需要羊祜好好谋划才行的,光是后勤补给的一个问题,就已经难煞无数人了,千里悬粮,这几乎一个无解的死结。
不过现在羊祜可没有什么担心的,海路航运通道的畅通,可以将魏军所需要的粮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甚至可以运到魏军大队人马的前头去。
比如这次魏军主力尚在番禺,但海路的运输船却可以将所运输的粮草装备送往合浦郡,真正的实现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等魏军主力赶到了合浦之后,正好可以接收这批粮草装备,一路上轻装而行,事半功倍。
这次魏军在交州没有受到后勤补给的困扰,也是完全得益于吴国发达的航运和交州海岸线漫长的好处。
这些大海船,可都是吴国官方和民间商人造出来的,魏军这方面还真没有建造大海船的能力,羊祜巧妙的利用了这些资源,解决了自己征途上的最大困难。
就算是将来打到了交趾,魏军一样也不用担心粮草运输的问题,现在魏军的大海船完全可以直抵交趾郡、九真郡和日南郡,将魏军所需的粮草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
水路运输的成本相当的低廉,甚至连陆路运输成本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而且是路线越长,水运的优势就更明显,真要从建业一带将粮草运往交州最南边的日南郡,陆路要走长达上万里的路程,这中间的消耗简直是无可计算的,或许根本就永远也无法将粮草运到那儿。
毕竟陆路运输需要人力和畜力,这人和牲口都不可能饿着肚子,所以那怕有再先进的运输工具,也不可能有装载太多的粮食,而他们所运输的粮食,都不够半途之中的消耗,所以长距离的陆路运输简直就是噩梦。
但是水运和海运不同,水运和海运所需要的工具不是车马而是船,拉车的牲口是需要吃草料的,否则寸步难行,但船不同,它不需要消耗额外的物资,只需要少量的船员就可以驾驶船只。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这些驾船的船员也是基本上不需要消耗船上所装载的粮食的,走海路运输,一万斛的米还是一万斛,在路上基本上就没有任何的消耗,每艘船的船员都有另外的口粮配额,他们是无权动用这些封装好的军粮的。
但就是他们自己携带的口粮,往往也是吃不完的,一路之上他们所经过的水域或海域,寻常的情况下都是盛产鱼虾海鲜的,在行船的同时,只要随便撒上几网,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试问从钱唐到交州,一路上都有着美味的鱼虾海鲜可以食用,谁还会瞧得上那些糙米?
而陆路运输则比较困难的,无论是人扛车载,运力都是极为有限的,根本就无法和体积庞大负重多的船只相比,运得少反而是人员多,这一路上这么多的人吃喝消耗也是相当惊人的,所以陆路运输的效率根本就无法和水路相比。
水路和海路运输的风险主要是怕遭遇极端恶劣的天气,如果遇到大风大浪的话,船只会有倾覆的危险,而一旦有翻船的事故,不光是所运的粮草没了,船也没了,损失还是相当大的。
好在魏军所征用的船只上,都有经验比较丰富的船员水手,他们常年往来于东南沿岸,对这一带的气候还是比较熟悉的,再加上这一路行来,基本上都是离岸不太远,就算真遇到了大风暴,这些船只也能及时地靠岸避险。
所以自从开始海运之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遭遇过一起沉船的事故,一切进行地还是十分顺利的。
下一步,羊祜已经下令延长海运路线,所有的船只将会绕行朱崖半岛,在合浦郡一带停泊,这样魏军所需的粮草便可以直抵前线,对进军交趾来说,是影响巨大的。
陆路粮草的运输最多也只能是运到东安,如果再向前延伸运输线的话,基本上所运的粮草就抵不过消耗了,所以羊祜在东安专门建立起了一个粮仓,用来贮存陆路运来的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如果说海路运输出现了大的问题,羊祜就可以从东安紧急地调运粮草或者是撤军到东安就食,以解决燃眉之急。
当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海路的运输安全高效,暂时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所以羊祜的这个备用方案暂时也用不上。
用不上当然是好事,至少羊祜不用去费心地考虑后勤补给的问题,现在他需要做的,就是研究如何打好这交州最后一仗的问题,只有拿下交趾郡,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了平定交州之事,这次的南征才会彻底地划上一个句号。
交州在秦汉时代就是中原王朝不可分割的领土,真正大一统的王朝,都会不舍弃这些蛮荒边陲之地,自从魏代汉之后,中原王朝已经六十年没有在交州行使过权力了,现在羊祜的这支王师,就是要完成六十年来一直未竟的事业,真正地实现天下之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