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启复汉 > 第一百三十五章 民以食为天

第一百三十五章 民以食为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刘信启打算建立兴汉盟的粮食储备机制,通过立法禁止粮食私人买卖,所有粮农的多余粮食都必须卖给官府。

官府按照合理的价格收粮,然后增加一些管理和储存成本后,再卖给需要粮食的人。这个收粮价格肯定会高于粮食收获时的市面价格,卖粮价格肯定会低于青黄不接时的市面价格。

这样不仅官府可以以较便宜的价格收到粮农多余的粮食,补充官府的粮食缺口,在缺粮、灾难的时候,还可以平抑粮价,保证百姓不饿肚子。

蓬莱县的人口并没有增加,最多也就增加了刘家堡的一千多人,这十万人以前的粮食够吃,现在兴汉盟管理之后自然也够吃,只是主动权的转移而已。

罗成想了想,回道:“只能用钱买了,几次战事胜利,兴汉盟的金钱储备还是很充足的。”

“这治标不治本,而且粮食是根本。民以食为天,粮不稳则政不稳。”刘信启回道:“用钱买则受制于人,过于被动。”

“那加税?”姜学说道。

“承诺了永不加税就要做到。”刘信启没有同意。

看到大家都没有办法,刘信启说:“我是这样想的,我们征税只征一成,农民手里必然有多余的粮食吃不完,这些不可能全部自己储备,必然有一部分需要换成钱。如果我们将这部分买下来,粮食的问题就解决了。”

“这还不是用钱买吗?”罗成疑惑道。

“不一样,我打算立法规定,禁止私人进行粮食交易,否则依法处置。”刘信启回道:“你们觉得是否能施行开来?”

“能到是能,但是这需要大量的人手,而且肯定需要军部配合。”罗成有些担心:“官府参与粮食买卖,并且垄断经营,这算不算与民争利?”

“不会的,我给诸位分析分析。”刘信启说道,然后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每年两季,粮食收获时市面上的粮食价格必然下降,士绅、粮商用低价收粮,然后囤积到青黄不接之时,再高价卖给缺粮之人。不仅赚取巨额利润,还使得种粮食的反而常年饿肚子。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