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姬唐 > 第四十三章 上山(为新舵主加更)

第四十三章 上山(为新舵主加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华山玫瑰燕山龙’的相遇,拉开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帷幕,这正是以华为名、以龙为徽的华夏民族共同体的前身。

姬松不知道这到底是真是假,但可以说明的是,华山在华夏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时只有山脚到半山腰处才有历代凿出的山道台阶,要是姬松没有记错的话,这个山道的尽头应该是后世‘书生回首处’的景点。

不是不想向上继续开凿,而是上面山道已经不是一般人可以到达的地方了,由此可见华山的奇险!

华山一带流传的民谣:‘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往上爬’。其中关于老君犁沟的由来有一段神话传说。

相传当年华山通北峰的山道是权贵驱使佃户和黔首修的。修路过程异常艰巨,伤亡不少。

有天太上老君骑青牛路过华山,看到了开山人的辛苦,便用如意柄变成铁犁,套上坐骑青牛,自己扶犁挥鞭,硬是在陡峭的岩壁上犁出了一道长沟。人们遥对驾云东去的老君叩拜,并把老君开得这条陡道叫“老君犁沟”。

后世人们在聚仙台开石凿洞,命名“犹龙洞”,供奉老子。老子走得匆忙,把青牛忘了。青牛留在了华山,化为“卧牛石”。

姬松乃是练武之人,对于华山的奇险视若无睹,让他惊奇的是,孙思邈虽然没有姬松的闲庭若步,但也不曾落后姬松半分,可见还有余力。

华山的奇险是举世闻名的,山涧,悬崖,险阻的道路。从山脚下看,华山就像是从平地上突兀而起直插苍穹的山峰。

姬松后世还听过这样的一个观点:源于三秦大地关中西部的仰韶文化,约当距今五千年前分化出一个支系。

其在华山脚下形成以成熟型的,双唇小口尖底瓶与玫瑰花枝图案彩陶,组合为基本特征的‘庙底沟类型‘,这是华夏远古文化中以较发达的原始农业为基础的、最具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火花‘。

其影响面最广、最为深远,大致波及华夏远古时代所谓九州全境,从某种意义上讲,影响了当时中华历史的全过程。

以‘玫瑰花’为标志的仰韶文化,同起源于燕山北侧大凌河流域以‘龙’为徽的北方红山文化,在桑干河上游交错相会,相互撞击、聚变,迸发出新的文明火花。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