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经略一方(第4/5 页)
娘的,不能再想了。
“说来说去,都是那位珩大爷,他现在官儿越做越大,我的好处一份没落着,反而受了他的连累。”
贾琏面色变幻了下,将心头潜藏的一丝愤恨压下,叹了一口气,回至厢房,只觉苦熬难当。
这位琏二爷本就是无女不欢,现在让他在家养病,他觉得再这样继续下去,一定撑不住。
……
……
而在宁国府中众人庆宴之时,大明宫中,灯火通明,澄莹如水的地板上倒映着两道人影。
殿中安静的出奇,只有水漏的声音清脆响起。
崇平帝刚刚和兵部尚书李瓒用完晚膳,君臣二人伫立在一架山河屏风前叙话。
屏风上赫然悬挂着北境的舆图,上面用一些颜料笔标注着东虏的进兵方向。
崇平帝面色幽沉,开口道:“李爱卿以为在北平设北面行营如何?”
李瓒沉声道:“圣上此策可行,边关逢敌入警,先是飞信至神京,俟内阁和圣上共议军情,待上传下达,敌寇已往来如风,肆虐别处,诸省守捉之兵,多是救援不及,疲于奔命,向使筹建行营,集中调度诸省之兵,反应更为及时,只是非需经略一方的枢相、宰臣不可担纲此大任。”
这等经略一方的重任,非宰执、枢相不可。
现在的陈汉边关以及地方官将,都有守土之责。
但同样的,一旦东虏辗转他地,这些地方官将没有上面命令,不会擅自出城相援,为东虏精骑所趁。
这是母庸置疑的事情,万一城破,身家性命都要折在其中。
而贾珩所言就是要建立一个北方战区式的指挥系统,调度河北、蓟镇、山东、山西诸卫、镇之兵,授以临机决断之权。
不这样,短期内根本就挡不住东虏的铁骑,等你们朝堂中做好决策了,人家早就抢掠一通,各地没被抢的兵将,追都不敢追。
这就是先前,兵部尚书李瓒和内阁首辅杨国昌,争执着给各地松绑、放权之故。
但现在贾珩又提出了一条路,不是担心地方藩镇割据,军头儿尾大不掉吗?
那就调枢臣坐镇经略一方,文官集团不可能连自己人都不信任吧?
至于文官想要造反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自宋明以降,见过几个文官靠军事造反成功的?
反而是武勋、外戚,这些才是皇权的重点防范对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