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形象与现实(第3/5 页)
教育局这些年资金紧张,市里的财政拨款又有限,撤地建市后新增的几所学校,都是借用旧的办公楼上课,一直没有自己的教学场地不说,学校的老师也大都拿不全工资,教职工意见都很大。
为这个事,王鹏问过纪凡,能不能给教育局在当年的预算经费外,另外再增加一笔拨款。
纪凡告诉王鹏,教育局以前还经常为这事奔走,但这一两年已经丧气了,知道跑了也是白跑,许延松肯定不会签字,反正老师们要告状,丢脸的是市政府,教育局干脆就缩起头来由老师们去闹了。
王鹏知道也不能为难纪凡,毕竟纪凡只是主持财政局事务,又非许延松亲信,在市长一支笔的大前提下,纪凡就算提出建议也会被许延松弹回来。
自从分管文教卫这一摊子事后,王鹏才真意识到,知识分子闹意见的时候,比那些企业工人上访更难处理。
工人们受限于自身的学识,表达自己的意见都很直接,而且一旦诉求有所满足便不再作他想,忙自己的生计才是他们的大事。
但知识分子不同,这是一个有文化的群体,不但注重自身权利的维护,也关注着整体环境,他们提意见的时候引经据典、从大到小、由小及大,能把自己要求提出来的同时,还把问题背后的一大堆隐性问题给你摊到面前,让你处理也不是,不处理也不对。
许延松对教师们的意见是采取最简单直接的无视,用一种近似于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的无赖方式,让教师们的投诉泥牛入海。
但许延松有他的政治心机,在无视这些被损害的教师群体的同时,他不会忘记扶持教育典型,以此来树立自己的政治形象。
市二中就是许延松树立的一个典型。
东江市这几年的教育经费有百分之九十都投到了市二中,这个学校招揽了全市最优秀的师资,拥有全市最好的教学设备与环境,招收全市最好的生源,由此成为全省数一数二的省级重点中学,为东江赢回不少的荣誉的同时,也让许延松树立了一个重教市长的形象。
在如此冰火两重天的东江教育环境之下,王鹏这个分管副市长,要想为其他普通教师做点事,除了另辟蹊径暂时也别无他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