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什么才是好市长?(第4/5 页)
贺竞强微微一笑,说道:“那不一样。”
“倒要请教!”
郑晓燕寸步不让。一般情况下,要说服郑晓燕,让她改变看法,可也不容易。就算刘伟鸿,有时候都不得不迁就她。在郑晓燕看来,城市建设,固然要因地制宜,但在一些最基本的层面,最基本的中心思想,应该是一致的。
贺竞强脸上的笑容收敛起来,望着郑晓燕,缓缓说道:“玲玲,你一直生活在大城市,中小城市的情况,你了解得不够。你刚刚说的那些个城市,无论在地理位置,重要程度,政策的倾斜度和吸引资金的力度方面,都和平原没有任何可比性,他们那边,有足够的财政收入作为后盾,足以支撑城市的整体发展,各个方面都可以同步建设。但平原不行。平原的实际情况是,财政收入保证基本的行政支出都有困难,完全没有多余的财力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果想全方位发展,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公路交通网络建设,城市后勤支援保障,医疗,教育和住房基本保障,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在施政措施之上,必须有先后之分,有轻重缓急之分,贪大求全,什么都想做好,那不可能。”
郑晓燕想了想,说道:“贺市长,也许你说的有道理。城市建设,地方管理,我是外行,具体应该怎么做,我没办法置喙。不过,我坚持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施政措施,也不管是什么样的改革方式,最终目的,是必须要让群众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而不是越来越糟。”
贺竞强点了点头,说道:“玲玲,大方向来说,你这个话是对的。最高首长当年决定要进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让国家富强起来,让群众生活富裕起来。我们平原,也是一样,这个大目标没变。只是在方式方法上,要因地制宜。我们平原现在财政困难,可用财力非常有限,只能集中起来使用,好钢用在刀刃上,不能撒胡椒面。等道路建设好了,物流通畅,国企改制工作顺利完成,再引进一些有前途的项目,整个城市的财政基础就会大为改观,到那个时候,我们就能有足够的财力,去进行其他方面的建设。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欲速则不达。”
郑晓燕却依旧未曾被说服,蹙眉说道“贺市长,话是这么说,道理上也是对的。但咱们就事论事,你们现在进行的这个教育改革,我就不是那么赞同。今天碰到的那个王大姐,夫妻俩都是下岗职工,家庭条件那么困难,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一年的学杂费加上其他乱七八糟的收费,要将近四百元,这可是相当于他们夫妻俩领取的四个月生活费的总和。一年有两个学期,工厂发给下岗职工的生活费,有八个月要交给学校,这还是双职工,要是单职工,那一年的生活费都不够一个小学生交学杂费。这样的情况,我认为就是不正常的。我了解过,就在去年,他们的负担也要小得多,一个小学生每学期的学杂费,只要几十块钱。一年时间不到,翻了八倍都多。很多贫困家庭,负担不起。这种情况,政府不能视而不见。
再说邓婉儿那个事,让一个九岁的小女孩,乞讨来养活父亲和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正常的。甚至可以说,是政府的失职。我认为,在这些方面,政府还需要再反思,不能听之任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