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官途 > 卷二 风起云涌 第二百八十二章 危机再现

卷二 风起云涌 第二百八十二章 危机再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吕思远的一席话说得朱棣连连点头,他十分感慨道:“先生的心胸要比军师宽阔多了,我记住了今天先生的话,也包括南朝的建议,一定会好好考虑。”

三天后,燕王朱棣公开发表声明,指出朝廷最近发生的桩桩大事,都严重背离了太祖皇帝定下的大明制度,这是李维正对大明王朝的挑衅,是他欲取代大明的先兆,作为先帝嫡子,对这种严重背离祖制的大逆之道绝不能容忍,他向天下发出了‘清君侧,恢复大明祖制’的号召,希望有志者与他共举义旗,朱棣亲自率领二十万精锐大军,命次子朱高熙为先锋,向山东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一场以扼杀大明革新为目标的战争再次拉开了序幕。

京城,燕王再度兴兵的消息如长了翅膀一般飞遍了朝野,李维正没有请示朱允文,以事态紧急为由,直接召开了军务参议会,这是他亲自主持的三次军务参议会,前一次也是没有事先征得朱允文的同意,而召开了调集各地钱粮入京的会议,虽然不是所有的寺部首脑都来,但至少也有八成高官到了,而这一次,燕王大军来势汹汹,每个人的心头都威到了一种沉甸甸的压力,无需催促,几乎所有部门的首脑都来参加了这次紧急军务参议会,所有的官员把希望,甚至他们的身家性命都寄托在李维正的军队之上。

这次参议会一反从前议而不决的局面,会议极为高效,粮草、军饷、民夫、军队、主将皆一一得到落实,这次战役李维正以五军大都督的身份,亲自为主帅,山东都督盛庸为副将,这一次李维正不再藏私,将他在山东的十五万军队全部交给盛庸指挥,加上盛庸原有的五万军队,这样山东方面就有二十万大军和燕军抗衡,同时李维正调千艘战船共十万水军封锁了长江江面,以稳定京城的人心。

最后,他本人又率十万军走凤阳,前往河南和大将平安的二十万大军汇合,这样一来,朝廷方面共调集了六十万大军与燕军抗衡。

吕思远又坐了下来,这一次他直言不讳道:“殿下,属下认为军师的话咋听有理,实际上是误了殿下。”

朱棣精神一振,他挺直了腰道:“先生请详说。”

“殿下想过了吗?就算殿下保持沉默,难道这件事就不会成功?李维正的强劲实力就摆在那里,说得不敬一点,他就算取大明而代之都有可能,何况是一个小小的相国了,只要他提出来,小皇帝不得不乖乖照办,他之所以大造舆论,无非是想得到大明文人的支持,这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而殿下保持沉默,只会让人理解为殿下也支持大明恢复相制,那么,那些反对相制的右班武将又去何处寻找寄托呢?”

“说得对!”朱棣重重地拍了一掌桌子怒道:“军师果然是误我,本来我去年已经明确提出‘恢复祖制,诛尽左班文人’,那么这次事件我更应该旗帜鲜明反对才是,现在我却如一只缩头乌龟,厉于前而软于后,这不是让天下人耻笑吗?”

吕思远站起来躬身道:“这只是属下的拙见,请殿下多和军师商量。”

朱棣摆了摆手道:“军师的话也只是辅助,真正拿主意的还是我本人,先生不必担心军师。”

“那属下就告辞了。”

吕思远再次要走,朱棣又把他拦下了, “先生这么着急走做什么,我还有事和先生商量。”

朱棣沉吟一下便道:“我一直就不喜欢世子的柔弱,而高熙酷似我年轻之时,如果我改立高熙为世子,先生以为如何?”

吕思远却摇摇头道:“殿下,属下虽是高熙的师傅,但在改立世子一事上,属下的想法还是比较保守,属下以为改立世子事关重大,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现在南方局势未靖,更不适合改立世子,属下的意见是,多观察,殿下不妨多给高熙一点机会,好好观察他几年,如果真的不错,再改立世子也不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