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躺枪乔布斯(第4/5 页)
“IPod应该就在这一两年内会出现吧?不知道乔布斯有没有开始研发呢。这玩意儿技术上应该不难,mP3是已经出现了两年多的旧产品,IPod的创新,无非是一些新硬件的嫁接整合……”
一个念头不可抑制地从顾诚脑海里蹦出来:或许他可以收购一个便宜的mP3研发厂商,然后把IPod播放器的专利先抢下来……
这样,未来说不定能在国内形成一款“只能从正版渠道下载音乐”的爆款mP3,和他的叮铛网结合起来,用数字音乐的销售造福这一代国内音乐创作人。
即使不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至少能存亡继绝、薪尽火传,免得华夏音乐的道统断绝。
顾诚是个说干就干的脾气,立刻开始在电脑上涂鸦罗列起来。
后世的时候,他研究过数字音乐正版化的历史,所以知道IPod的几个提纲挈领主要创新点:
在IPod出现之前,大多数mP3播放器都是U盘形小尺寸的、容量也就64m或者128m,可以存20~30首短歌。
mP3的控制方式无非就是按照列表循环播放,或者用左右两个箭头键切换歌曲,再加上快进快推——所有的操作按钮界面,都是从“随身听”或者dIscmAN的设计上继承过来的。给mP3做工业设计的设计师们,统统没想到要在这方面做出改变。
当时绝大多数人并不觉得64m或者128m的容量不够用,因为磁带和唱片时代一张专辑也就10几首歌。初代mP3的容量比cd高一些,用户已经很满意了。
容量再大、歌再多的话,操作和切歌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光靠一下一下摁粗笨的方向键,从30首歌里找出自己想听的那一首,已经挺痛苦了。要是把容量加到100首,用户首先就会被从歌海里找歌逼疯。
正因为如此,大容量的闪存出现后,并没有被mP3厂商采用,厂家都觉得用不着。
而乔布斯的IPod,其实最核心的关窍就在于“解决了mP3容量暴涨数十倍后,找歌的难题”。
IPod比其他mP3多出了一块和“文曲星/快译通”差不多的液晶屏,可以显示好几行好几列的歌名。后来更进一步做了记忆歌曲存放路径的文件夹系统,一下子让索引清爽了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