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 第485章 立足当前

第485章 立足当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相比之下,混凝土无论是从经济还是大规模生产上,都欠缺链条上的某些关键环节,并不是一时可以解决的。

技术进步是循序渐进的,一步一步来,才能逐渐点亮其所需的前置科技,一大步跨出十几步乃至几十步的距离,是不现实的。

就像从木板帆船绝不可能直接变成蒸汽铁甲舰,那种事只能存在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

所以当前的远海航行对袁熙来说,尚处于探索试验阶段,也绝不只有发展贸易这一个目的,而是用其促进相关产业的整体发展。

袁熙也无法向糜芳详细解释,眼下自己出海贸易,只是为了寻找几种对华夏极有作用的作物,而这些东西,将能大大增强应对天灾风险时的能力。

自己要不是有着后世的经验和知识,也不会靡费巨资,去让船队航行到未知之地去冒险。

但航海的好处,并不单单是获取利润,而是获取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促进文化融合,兼容并包,提升华夏文明的进步程度,才是航海赋予的最大意义。

袁熙虽然了解一些后世的知识,但这些体系并不完善,比如许多现代化工业的知识在这时代根本无法应用,很多基于基础制造工业的东西如果只有皮毛,可能还不如这个时代的土办法来得有效。

比如袁熙尝试用混凝土制造城墙,但在仔细计算后,发现无论是从成本还是制造难度上,都远远不如汉末魏晋时出现的糯米灰浆法。

《天工开物》对糯米灰浆的组成、制作方法和性能都有详细记载:“灰一分入河砂,黄土二分,用糯米、阳桃藤汁和匀,经筑坚固,永不隳坏,名曰三合土。”

这个过程是漫长而艰巨的,可能需要花很多年,也可能直到袁熙死去,也未必能有眉目,但袁熙认为,既然迟早要开这个头,当然是越早越好,自己为后人指明方向,也是好的。

这种加入糯米汁的三合土,便是糯米灰浆,有强度高、韧性好、防渗性能好等优点,它的出现使建筑胶凝材料的粘接性有了质的飞跃,代表了我国古代石灰基胶黏剂的最高成就。

后世重庆荣昌包河镇有座清代石塔,已有三百余年历史,高10米,倾斜度达45°,却至今未倒塌,该塔也是采用了糯米灰浆为粘接材料,这说明这种材料的韧性,已经不比现代水泥差多少了。

而至少在西汉早期,华夏就已经使用类似于后世称为三合土(石灰、黄土和沙子)的石灰混合材料了,这也是如今用来制造城墙的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

如今袁熙要做的,就是在此基础上,试验改进成糯米灰浆法,建造更坚固的城墙。

这种想法是切实可行的,因为所要的前置技术都出现完备了,之后的新技术只是需要一个契机而已。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