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顺皇朝 > 第二百零八章:常平仓(下)

第二百零八章:常平仓(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只见李诫心翼翼地从官服的袖子里,掏出几张宣纸,并没有经过内侍的手,而是自己用双手端着,呈给了陆承启。

陆承启见他这副如履薄冰的模样,也收起了笑意,变得严肃了起来。(未完待续。)

正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其实也是很聪明的人,不聪明的人又怎么会把皇帝伺候得明知道他是个贪官,却从没有治罪呢?

常平仓,历来都是贪腐滋生之地。大顺立朝之初,太祖也曾想过这个问题。但鉴于人心难测,后世若是子孙不肖,没法镇得住贪官,那大顺也就完了。基于这样的原因,常平仓这样的好想法,最终还是搁置了下来。

陆承启的想法其实很简单,要想镇服这些想伸手官,就要建立起有效的监督。监督不是着玩的,常规的检查要有,突击检查更是必不可少。

除了检查以外,更是落实粮食等民生用品的质量,不能以次充好。账户上面的数量,质量要与事实储存相符,更要有专门的账本记账。盐、粮、油等物品,要专仓储存,不能堆放在一起。

更为重要的是,这常平仓一定要注意防火,防水,防潮。古代的救火设备只能靠水,要是起了火,常平仓里面有再多的粮食,也是不够烧的。

陆承启的圣旨里面,自然不会这么详细。但是具体的做法,如何实施,已经通过内阁,传达给各个州府了。内阁的作用,在这个时候便显现了出来。陆承启的圣旨,只不过是一个大致的方向,而内阁的补充,则是对陆承启颁布政策的具体解释。

还真别,古代帝王的旨意,有时候还真的莫名其妙,神神兮兮的几句话,都能把人逼疯,忍不住往歪路去想。有了内阁的补充,就好得多了,起码有了解释,官员们也不用担心符合符合上意,照着做便是。

陆承启原以为,交代完工作的李诫,会就此告辞的,没想到这个耿直的孩子,好像还有话要。他欲言又止的模样,让陆承启颇觉得好笑,问道:“怎么,李卿还有事情要向朕启奏的么?”

李诫经过了内心的剧烈挣扎之后,最终还是狠下了心,一咬牙道:“不错,陛下,臣确实还有要事向陛下启奏!”

陆承启笑道:“吧,朕听着。”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