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少年战歌 > 第四百四十一章。巡视琉球,

第四百四十一章。巡视琉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攻打敌人的港口也不是杨鹏的蒸气轮船最擅长的。大陆附近暗礁很多,吃水颇深的铁甲舰若是在陆地附近的浅海高速机动,很容易触礁。但如果不高速机动,又容易被人数数倍于自己的刘氏海贼包围。

所以杨鹏就把舰队开到了北港外面的外海,高速巡弋。一方面可以劫掠从倭国返航的刘家商船船队,另一方面可以拦截试图收复北港的刘家海军。

北港一年可以给刘氏带来几十万两的收益,想来刘祥龙无论如何是咽不下这口气的。杨鹏的舰队在北港外海巡弋了五天,果然遇到了刘祥龙的庞大舰队。杨鹏正在尾楼琢磨地图,却突然听到瞭望手的大声呼叫。杨鹏抬头一看,发现遥远的海平线上突然出现了无数斑点。那些斑点越来越大,最后竟在海平线上连成了一条线。直线越来越粗,从南到北占满了整个大海的尽头。

四月初夏明媚的阳光下,那些斑点渐渐露出了本来的面目——帆船的船帆。刘家舰队像是铺满了整个海面,也不知道有多少战船,不可一世地朝五十三艘蒸气轮船攻来。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免礼,我想知道,这北港有多少人口,多少田地,刘氏以往怎么收税?”乡老们互相看了一眼,由一个胡须花白的老人站出来答道:“王爷在上,恕荒岛老夫无礼,据老夫所知,北港有民户四千多户,人丁三万二千人。具体田地多少老夫也不知道,但以前的刘家大管家有一次请我们喝酒时候说过,说北港二千顷田地如何如何,想来二千顷田地是有的。”

那老人虽然说的是官话,但福建口音很重。杨鹏费了好大劲才听明白,点了点头。

“刘家是如何收税,如何收地租的呢?”老人说道:“北港百姓的这些田地还是在‘东洋船老’王虎手上自发开垦的,都是老百姓的私田,所以就没有地租的说法。不过刘家人来了以后收我们六成田赋,百姓收一石粮食要缴六斗给刘家,百姓们都很穷苦。”

原来刘家把田赋定得这么高,虽说是田赋,实际上和地租没有区别。“本王爷在新竹也收百姓六成地租,百姓都很富裕,为何北港的百姓缴纳六成田赋会穷苦?”

那个乡老听到杨鹏这句质问,支支吾吾不太敢说话,怕自己哭穷的行为抵触了杨鹏。他旁边一个微胖的老人站了起来,说道:

“王爷明鉴,北港的田地都是百姓在溪谷边开垦的,灌溉浇水全靠扁担水桶一桶一桶提水,年轻的夫妇两人能种二十五亩地就累个半死了。而且人力挑水灌溉总是力有不足,收获的粮食有限,一年能收二石就不错了。刨去田赋,只剩下十几石自用。”

“辛苦一年只能收获这么一点粮食,要养活全家人,北港的百姓岂能不贫苦?”杨鹏听到这个老人的话明白过来。北港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水利设施,每个百姓能种的地少,灌溉不力导致产量也低,所以百姓就贫苦。比较下来,新竹因为有水利设施,每个壮丁的生产力是北港的两倍。

杨鹏点了点头,自信地说道:“诸位乡老放心,既然如今北港由本王爷做主了,以后就一定会让百姓们富起来。以后别说吃饭穿衣不成问题,我还要让百姓们住上砖瓦房子,穿上绸缎衣服,吃上肉!”

北港的乡老们听到这话,扑通扑通全跪在了地上,使劲给杨鹏磕头。虽然心里未必相信杨鹏的话,但这些乡老们脸上却都是心悦诚服的表情。

留下五百名士兵在北港维持秩序,杨鹏就把船队开到了北港外面的外海。杨鹏舰队的优势在于机动力和火力。只有在辽阔的外海海面舰队才能放开手脚。如果船舶停靠在港口里被刘祥龙的大军包围了,情况就不妙了。港口里水道狭窄,轮船无法快速机动,最后肯定会被刘家的海贼包围。到时候几千人叼着刀剑攀爬铁甲舰的船舷,再多大炮也没用。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