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话事人 > 第345章 文坛四老

第345章 文坛四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冯时可总觉得这地方有点不妥,忍不住劝道:“弇州公可在山下岸边别墅留宿,以为久住之处。”

冯时可所说的“岸边”,指的就是后世瘦西湖两岸,这时候已经开始开发了。

王老盟主哪里肯离开这里,回应说:“山下岂是文坛应许之地?

我看这蜀冈树木极广,幽雅宁静,又有平山堂名胜,此乃天赐文坛之地也,可就山上住宿。”

冯时可苦劝道:“盟主差矣!若驻守当岸,邻近城垣,河道相通,往来便利;

蔡御史见了王老盟主,便道:“今日时候不早,弇州公先在城中公馆安置,明日登蜀冈入住平山堂。”

王老盟主问道:“可是欧阳文忠所始修之平山堂?”

蔡御史说:“正是此处,去年由盐商郑某出资重修,作为弇州公在扬州之寓所,可乎?”

王老盟主极为满意,“甚好!”

到了第二天,王老盟主出城上了蜀冈,进入平山堂。

今若弃此要路,居留于山上,不但城中士人多有不便,我等稍有变故,就成困局。”

王老盟主嘲笑道:“汝真女子之见。古人云,背高视下,堂堂皇皇。

若只因离城路程稍有不便,就放弃参加文会之人,不来也罢!”

冯时可再三劝说,王老盟主不听,只能作罢。

如果蜀冈这点高度也算山的话,平山堂就位于“山顶”。别看海拔数字不算高,但在方圆数十里内,这里就是制高点了。

此时只重修了平山堂,还没有重修原有的寺庙,平山堂周边是附属院落,确实可供人居住。

而平山堂这个主体建筑高大敞阔,四面通透,极适合作为一个主会场。

春光明媚,王老盟站在平山堂里主远眺江南,隐隐约约能看到大江对面的镇江诸山,心情大好。

在这欧阳修故地召开文坛大会,兼顾风景之胜,实在太美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