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279章 张居正的自我怀疑

第279章 张居正的自我怀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戚帅跟朕讲过,中原的骑兵战术和草原骑兵的战术完全不同,中原的骑兵讲究的就是穿插,都是全甲重骑,而草原的骑兵主要是游骑,以骚扰、机动为主,先生所言,朕茅塞顿开,成本不同,效果自然不同,所以自古中原骑兵和草原骑兵对阵,中原骑兵胜多败少。”朱翊钧恍然大悟,怪不得汉唐铁骑,都能压着草原的骑兵,跟打孙子一样的打。

“唐朝?”朱翊钧思索了一下,又想了想说道:“胡元?”

“汉匈最后和解了。”张居正是非常支持大明对俺答封贡的,俺答姓孛儿只斤,是黄金家族的叛徒,投靠了大明做了王爷,算是给大明和北虏的和解带来了契机。

但是王锡爵的女儿王仙姑抄袭之后,就开始给自己的合一众传教了,各种秘法,触目惊心,而那个王仙姑的首席大弟子宿净散人,那和王仙姑好到了一张床上去,整天修一些个密宗的阴阳大法,倒是符合这个合一众的教派宗旨。

戚继光也是这个态度,大明需要骑兵,但是继续打下去,没有骑兵,无法实质性的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汉匈决战的地点在漠北,从汉地跨过草原、大漠,到杭爱山的漠北决战,这补给的压力可想而知,而且一次就出动了十万精锐骑兵,简单换算下,一万精锐骑兵要十八万头牛,那么十万精锐骑兵,就要一百八十万头牛。

朱翊钧继续说道:“永宁、永丰毛呢官厂的盈利,其实是大明富国强兵的一个结果,不是戚继光在大宁卫、会宁卫的接连取胜,羊毛生意能做的如此安稳?北虏肯坐下来谈,三娘子肯一趟一趟的入京来,那还不是不敢南下抢?”

胡元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认可过的正朔,那算中原王朝的时候,自然可以把胡元也算上,胡元本身就是蒙古人南下,胡元的骑兵最强,也理所应当。

“先生,这吃第五个包子吃饱了,前四个包子就没有吃吗?先生着相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朕看的很清楚。”

“陛下可知中原最强横的骑卒是何时吗?”张居正既然要说清楚骑兵这件事,就不打算浅尝辄止,他跟皇帝的论政,除了君父一体、君师一体这些不会更加深入,从来不会浅尝辄止,而是深入的剖析问题,再让皇帝决策。

“具体有多贵?”朱翊钧沉默了一下问道。

“大明现在不是国初,汉武帝还有文景皇帝的遗产,朕登基的时候,咱大明还欠着修皇陵的十一万两,精锐骑兵贵不是他的缺点,穷只是咱们大明的劣势。”

匈奴一直活着,甚至比大汉活的还要久远,可实力已经对中原无法形成实质性的威胁,草原上的单于继位也要看大汉的脸色,匈奴一直想要活成大汉的模样,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人刘渊还建立了汉赵,尊刘备的儿子刘禅为祖宗,要再复大汉荣光。

大明真的很穷,因为收不上来税,万历九年已经是晚明最辉煌的一年了,到了万历二十三年,废了新政穷疯了的万历皇帝派出了税监,四处聚敛,一年也不过八百万两。

张居正重重的叹了口气说道:“大约来讲,一个骑兵不算组建到成军的其他支出,仅仅是他和他的三匹马、甲胄、训练,一骑等于十八头牛,而一头牛就要十八两白银,这不算抚恤和之后的费用,止成军之日。”

佞臣?谁是佞臣?张居正的新政,用金钱去衡量,那就是无价。

“这也是三娘子能够如此频繁入朝朝贡的原因,她想和解,草原人也要活着,当然草原人还有死硬分子,这就需要杀伐了。”张居正解释了下为何三娘子频繁入朝朝贡,她代表的是草原上的投降派,或者说和解派。

“挟民自重,自古就不稀奇。”张居正嗤笑了一声,摇头说道:“不过都是乌合之众,就是真的现在查办,这些教众也会做鸟兽散,不会出什么乱子,陛下变得慎重了起来,臣为大明贺,为陛下贺。”

王仙姑宣传儒释道三教合一,这其实是南宋王重阳首先提倡,他主张三教合一、三教从来一祖风、三教和谐、无心忘言、柔弱清静、正心诚意、少思寡欲、出家修行、返璞归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