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季汉大司马 > 305.第303章 议堂之论

305.第303章 议堂之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刚刚公渊所送到文书中,便是谈及地方民变之事,所幸仅是乡亭骚扰,严惩相关之人,也已平息。”

刘备为诸葛亮倒了盏茶,说道:“仲邈言江淮雨季时,便能取合肥。江北战事结束,吴越亦可分担取蜀大军粮草。”

诸葛亮摇了摇头,说道:“主公,此言差矣!”

“以亮之见,或许江北之粮少不得,且还有加倍囤积粮草。”

“哦?”

说着,刘备挽着诸葛亮入座,问道:“孔明,今辎重调配如何?”

诸葛亮坐到榻上,说道:“主公,吴楚地广而民少,今能越千里而援东西,多赖江流纵横,舟舸转运。如长沙之粮,顺湘水至大江,又逆江而上,运抵西进大军;亦或是吴郡之粮,走丹徒水,入至巢湖,送到北伐大军。”

曹操打关中,粮草需要靠河东供给,且还要征发民夫运粮。而吴楚虽是地广人稀,开发程度不如北方。但吴楚有最大的优势,即有水运优势。

吴楚江河众多,四通八达,支流汇聚成河流,河流又汇入江水。建于河流附近的县乡,常常将粮草搬运到津渡,以最大的速度汇到一起。进而在武汉的调配下,由征伐的船夫运粮到前线。

如此下来,相比需要人背马拉地将粮草送到前线的北方,南方粮草供给更为方便。

刘备面露惑色,问道:“伐巴蜀久,江北战事短,如何不能如此言语?”

诸葛亮轻抚羽扇,说道:“主公,江淮自古是为中国富庶之地,然经袁术败坏,兵寇横行,淮人南逃,民生凋敝。十里无人烟,百里无鸡鸣。”

“幸刘馥深治江淮,百姓多附。然曹操南下,主公北上,战事多生,百姓南逃北迁,已无生机。故江淮为战争之地,其间数百里,无复人居。”

“敢问主公攻下合肥,时仲邈兵进淮河,转运粮草数百里,功费巨亿。不以江东供给,江淮驻防兵卒无食矣!”

不考虑军事地理因素,单纯从投入与产出来看,霍峻打江淮属于是亏本的买卖。毕竟打下合肥,又不能不往淮河用兵。

这也是为什么孙权能常举十万兵打合肥,而曹魏、蜀汉常有出现缺粮的状况,核心在于吴楚拥有水运这个天然的后勤buff加成。

说着,诸葛亮指点记录有军辎的舆图,说道:“今得法孝直、孟子敬迎奉,三峡天险、白帝坚城皆入我手。今大军又连克临江、枳县等城,逼近江州。亮已让子山屯军粮于白帝,若得破江州,便可将军粮移屯江州,供入蜀大军而用。”

“至于北伐大军,粮草皆屯于秣陵,由元直赴江东,为仲邈操持军粮调度之事。”

东西两端同时开战,诸葛亮既要操持政事,又要供给粮草,实在忙不过来。故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让徐庶东行至秣陵,调配吴越资源,为霍峻供粮。

说话间,诸葛亮叹了口气,说道:“仅是连年征战,赋税颇重,军士少有歇息,民心有怨。仲邈所献麦稻轮种之法,也因战事耽搁,难以往下施行。”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