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季汉大司马 > 358.第356章 强干弱枝

358.第356章 强干弱枝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张松略有慌张,但还是反驳道:“如那些官吏,贪腐其中钱财,又当如何理之?且军师安敢断言,能寻到如此之人?”

“霍督,蜀郡张氏多以蜀锦获利,据当地人言,蜀地锦帛生产贩卖,张氏可占五分之一,极为富庶。”

黄忠偷偷说道:“张松入武汉以来,多有送蜀锦与高官显贵。”

“果然如此!”霍峻蔑笑道。

以张松无利不起早的性格,霍峻已是猜到张松必然与蜀锦关系密切,否则也不会这么反对诸葛亮的建议。

天底下并非只有成都生产蜀锦,在中原陈留地区有著名于世的襄邑织文。甚至巴蜀地区的织锦技术来自中原地区,到了东汉时期蜀锦才开始渐渐在市场上冒头。

如果采取国有化蜀锦,导致蜀锦质量下降,无人购买,除非紧闭国门,禁止中原的锦帛流入南方,蜀锦才能占据南方的市场,榨取士族、豪强的赋税。

不然的话,蜀锦根本做不到榨取豪强的资产。甚至会因蜀锦质量低劣,让人走私中原的织文。毕竟蜀锦又不是石油,没了蜀锦,士族、豪强活不下去。

诸葛亮抚扇而笑,说道:“永年何出官营会使蜀锦品相低劣之语?官营、私营皆为人营,其中蜀锦低劣、精美在于经营之人是否多谋尽心,如无知小儿理之,纵万贯家资,亦有山穷水尽之日!”

“亦或是以国喻商,丞相经营朝政,有如萧何供给军用,使军资无缺。亦犹如田汾者,中饱私囊,利己不利公。故经营之本,在于人,而非官、私之上。”

轻咳一声,霍峻说道:“殿下,以峻观之,军师官营蜀锦并非不可。中原多经丧乱,百姓流离,商贾凋敝。今巴蜀少经战乱,若官营蜀锦,精选锦面,批量织之,或能获利也!”

说着,诸葛亮对着众人,笑道:“至于私营可得利,官营仅有俸禄,为何不可取官营之利,以赏经营之人?”

此番言语出来,倒是让霍峻颇是惊讶。

诸葛亮之语已有了后世国营企业寻找职业经理人的味道,国营确实是导致体制僵化,官僚主义严重,产品质量下滑。

但国营企业又并非无可救药?

通过改革体制,引入合适的经理人,重新焕发出活力,甚至上市盈利者也是不少,如后世沿海港口。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