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和平大发展,安西成乐土(第3/5 页)
医疗、教育,本身即是唐朝起家时期便最重视的民生事务。在这三年之中,新移民的归化资金、杜月笙他们那些人的无偿捐献,直接造就了安西平均每五百人一所医疗中心、生老病死全又慈善基金负责的局面。
教育上的情况更加让唐朝自我亢奋,五亿人口的安西,教育结构经过一系列不懈努力和改革,形成了一个教育与产业直接对口挂钩『性』培养专业人才的大循环良『性』模式。许多大学生。一走出义务教育的制度,直接进入到了对口企业订单式委托培养新规则中去。
一年毕业一百万大学生、三十万研究生、三万博士生。几乎在没走出校门之前,便已早在两三年前便找好了给他们提供就业机会的地方。一致一九三零年夏季,安西大学生毕业的时候,许多『政府』机构居然招不到新公务员。
最后,搞得杨永泰也发了慌,直接约谈教育部、商务部、产业部等相关部门部长。在他的强势利诱和『逼』迫之下。各不集思广益,才想出了一套让公务员不至于没人愿意干的规定出来,才解决了杨永泰最惧怕的政务上后继无人的危机。
安西的各项世界领先造就的安定繁荣之下,更有着无限的商业机会。证券市场,天京证券交易所、敖德萨证券交易所、明斯克证券交易所,三大证券交易中心上一年正式成为全球绝对不容质疑的前三大交易所。
每天一家企业。在三家交易所上市,一天之中,三家企业成为上市公司。这,也极大的促进了安西的国有企业私营化转变进程。国有企业私营化改革,唐朝不是信不着宋子文。只是之前那个时空里,在国企私营过程中许多猫腻宋子文不知道。
所以。总统亲自挂帅,只要是国企要转私营或者公私合营,必须前都经过唐朝聘请三十六国内外学者组成的专业委员会评定其风险『性』和实际资产后,才能够进行改制。
而国企的员工,唐朝没有之前那个时空里那样太多的麻烦出现。因为真正国企职工,从西北建立起第一家国企开始,便只有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员,才是真正地道的吃皇粮的人。而这些人在国企转私营进程中,都是新接手老板们抢着要的绝对人才。
工龄变股份、老板给股份,直接让一大批国企正式员工,在改制后不只还是企业的主人,更直接许多人变成了股东、董事,更直接地参与到了企业的管理和运营中去。
六百万国企技术核心人员,三年之中从靠死工资吃饭的人,变成了工资只能当零花、分红才会变活钱的人。
用德国的一家全球『性』报纸的文章来说,就是“唐朝重视技术,于是安西出现了新的工业革命。不过这一次的工业革命,却是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完全不同的。在『政府』的统筹督管下,在企业家的积极争取下,一批又一批技术人才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而随之而来的,则是许多年轻人,为了也过上那样的生活,只能不断地去发明、去创造更为先进的技术。然后,『政府』出面协调,企业马上便会疯抢。这一情况造就的必然结果是:安西的工业、科技等多方面技术,只在三年中便又锐进了至少需要十年的进程。。。。。。”
这些,正是唐朝所想要的国家大局。这些,也正是全安西人都想要的生活。出门坐公交不花钱,做火车从最东面的伯力到天京,也就是一个最普通饭馆里学徒一个月工资前。想坐下飞机,也不贵。从伯力横穿安西,飞到圣彼得堡也才一百二十四华元的官方定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