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115章 望风而降

第115章 望风而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是像西凉羌人和并州胡人一般,压力维持不住,便是杀官造反瞬间崩裂。凉州汉羌战争打了百余年,并州则直接在汉末大部割据出去不再复位汉土,两汉拓边的几百年积累毁于一旦。

另一个则是像现在的幽州,只要一听是那声名卓著的刘虞来了,闹事的众胡夷便纷纷拜服收兵。

其竟能仅以仁义和德政便免刀兵之祸,在乱世中庇一方百姓,哪怕昔日声势浩大的黄巾之乱,也无法渗透其治理之下的幽州。

这便是灵帝末年大汉北方边境,因治理理念和施政方针不同而产生的奇特对比。

不过这些跟苏曜还没什么关系,他并不需要治理这里,不过却还是将这些送上门来的杂胡们照单全收。

那他们就会化身当地最头疼的悍不畏死之徒。

大汉近来为何边郡叛乱久久难平?

羌人,匈奴人,鲜卑,乌桓,甚至连这些没多少部众的杂胡都纷纷举起反旗,一波波的蚕食大汉边疆,不停的为大汉放血?

难道是因为他们很强吗?

非也,此时哪怕是汉化程度最深的匈奴人,其装备和人员素质也不如大汉官军。

甚至还大异于以往常例,拉满了军饷支出,不但依常例足额发饷,甚至青壮年战兵还能享受额外一餐的补助,阵亡者也有足额的抚恤。

当然其中最关键的那就是对战后论功行赏的分配,苏曜特地申明了完全按照战功标准配给,一视同仁。

只要你能打,那就少不了你的赏赐。

而羌人的叛乱也往往是依靠汉军服役的老乡和联合本地豪强才能越闹越大。

这些游牧民族的文明水平和部队战斗力是远不如此时遥遥领先的大汉的。

除了某些死硬的造反派外,这些人反抗最大的理由就是大汉朝廷又不当人了,压迫过甚活不下去了。

当然了,连本土汉民都在重重盘剥下起义不断,对这些夷民,朝廷和官员的能把他们当人的可以说绝对的少数。

长期的高压剥削统治,就产生了两个极端。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