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宫斗 > 第八卷 往事 第15章

第八卷 往事 第15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信上往事地叙述到这就结束了。后面的几行字就是温夫人卓韵秋的感慨,她感叹世事无常。如熙竟然能遇着从来不曾见过面地舅舅,这也是欧阳大人在天有灵,保佑后代平安。然后信就结束了,只字未提彭老将军,想必卓家也不知道要如何取信彭老将军。信的末尾只有一句话,“骨簪和宛秋字玉佩为宛秋遗物。”

如熙将最后一页纸转给岳夜鸣看,她揉揉眼睛。

虽然她并不是真正地温如熙,但感动依然存在,她相信欧阳宛秋一定知道她的身体不适宜生育,但她还是做了温家的小妾生下了唯一的女儿,让欧阳家的血脉流传下去,哪怕这个女儿终将一生都有可能会默默无闻甚至变成一个乡野村姑。“那么照信中所说那骨簪就是我娘地,我还一直以为是大娘的。”冷静了一下。如熙整理了一下思路,推了推身边的便宜舅舅,让他去首饰盒里把簪子拿来放在桌上。“我娘的簪子又为何要通过大娘的手转交给我?”

“这个没说,红儿说她在温家住了一晚就走了。卓韵秋前前后后都没跟她说过几句话。”七长公主把簪子拿在手里把玩了一会儿就放下了。没觉得有什么不一样,这样的簪子在街市上两个钢板就能买一个。

“那卓老太爷呢?他也没说什么?”

那老仆是卓家旧仆之一。从小在卓家长大,对卓家忠心耿耿。当年卓家被抄所有人都锒铛入狱时。那些下人全都被官府遣散,当卓家人无罪开释后从官府手上拿回老宅才发现是几个老仆一直在艰难中打理着宅子。卓家能东山再起也是靠着这几个老仆帮着撑门面,由于请不起年轻力壮的下人,里里外外就靠着这几名老仆打理,卓家上下也是万分感激他们。既是卓家老仆,就算卓老太爷什么也没说也能猜到一二,情知这事关系重大,不用炙家吩咐,驾着车子日夜兼程赶回裕州府。

也是欧阳小姐命不该绝,车上有足够多的药材,卓老太爷就用药吊着欧阳小姐的命一路赶回裕州府,将欧阳小姐藏在自己家中,让自己地夫人亲自照顾,而他则每天在药铺里留心外面的消息。铁笔御史欧阳海一家遇害的消息在卓老太爷回到裕州府后没几天就传了过来,闻听先皇亲笔写下碑文,卓老太爷知道上面的人相信了欧阳海一家没有活口,用死去的丫头顶替死里逃生的小姐的计策没有被人揭穿。

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回了原来的位置,而那时候因过度失血一直昏迷地欧阳小姐也清醒过来,又调养了几日才可以说话,说出了自己的姓名,是欧阳海的大女儿欧阳宛秋。

知道自己地确救的是欧阳海地女儿卓老太爷也很兴奋,不惜一切代价用最好地药给欧阳小姐调理身体,当伤好得差不多的时候卓老太爷就把当时已经出嫁半年多地女儿卓韵秋以母亲摔伤了腿为由给叫回了家。

卓韵秋一回到家就被卓老太爷秘密告知叫她回来的真实原因,于是卓韵秋连自己的贴身丫头绿柳都没告诉,只把自己母亲当作真的病人一般尽力伺候,当一个月后卓夫人“病情”好转不再需要女儿侍奉床前时,卓韵秋就以“看中了这个丫头”为由将欧阳小姐带回了温家。

“他?他只给红儿写了封信以让红儿去温家取件东西的理由见到了卓韵秋。第二天给了她一个小包裹,这封信就是放在包裹里的。”

“可是这骨簪就算是我娘的遗物,那又与舅公有何干系?舅舅,你还记得什么吗?”

岳夜鸣苦笑,看着桌上地簪子也摇头,“我以稚龄进入师门,只能记得父母家人的姓名,对这骨簪却是一点印象也没有。“那就奇怪了,按理来说,欧阳海再清廉,自己的女儿也不至于只戴得起只值两个铜板地骨簪,他一年的俸禄并不低,养活一家人不成问题。”

“七小姐,这簪子可不只值2个铜板。”

裕州府毕竟是裕州郡的首府,人来人往很容易走漏消息,而且嘈杂的环境也不利于养伤,所以叫回卓韵秋为的就是让她把欧阳小姐带去乡下藏起来。

这一藏就是十几年,其间,卓韵秋生下温家长女如芸,由于是个女孩,在征得欧阳小姐的同意之后,并不知情的温老爷将欧阳小姐收为三房,温老爷另外又买了一个小妾做四房,结果依然生下两个女儿,其中三女儿就是温如熙。

如熙生于春末夏初时节,在裕州那个地方,这个时节就算刮风下雨气温也冷不下来,中午时分有时还会让人觉得热。

按理来说这样的季节里产妇患上产后风的机会并不高,可是由于欧阳小姐受过重伤导致气血筐厉害,没能扛住某日午后吹进房间里的一小股微风而染上了产后风。

而欧阳小姐去的早不光是因为病痛,气血筐是短寿的一个主要原因,气血筐原本就要长期调养,可怀孕后。本来就不足的气血又要用于供养孩子,再一感染产后风,能拖十几年这已经可以看作是老天有眼。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