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 > 259.第246章 这吴侬软语得学啊,多学一门方

259.第246章 这吴侬软语得学啊,多学一门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老朱当时正看电视剧呢,知道这件事儿之后也没当回事儿,便让李治在洪武朝暂时住下了。他觉得李治可能是想来串串门,根本就没想到是因为不想当皇帝而逃跑。

说来也是,想当初皇帝只有一个的时候,大家都是抢着当;而现在皇帝成了大锅饭了,人人都有,反而就没那么香了。

李世民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让原本在肃宗朝的那个李倓过来继承帝位。

历史上追封的承天皇帝李倓,现在终于也圆了梦,如愿成为了皇帝。

分别的那天,两个李豫抱着好弟弟,哭的一塌糊涂。

这时的皇帝和中央政权早已失去了昔日的权威,而“太宗遗风”,又常常使失势的宰相得不到应有的处理,只是让他们出任一方节度使;而得势的节度使反而又入朝为相。它不但不利于矛盾的解决,反而更加助长了中央与藩镇、中央官员与中央官员之间的斗争。升为宰相者为保相位极力勾结部分官僚、宦官。

甚至一些地方节度使,互为表里,竭力抑制出为节度使的政敌再度入朝为相;出为节度使者,则利用在地方上的权势肆意聚敛财富,买通中央一些官僚、宦官,联合某些节度使互为声势,处心积虑地想恢复失去的相位。皇帝大权旁落,又无力控制局面,致使党争愈演愈烈。整个官场成为官僚、宦官、藩镇将领的争权夺利的竞技场。因此,藩镇割据势力与中央政权的矛盾就成为牛李党争的重要条件之一。

宦官集团的内部斗争是牛李党争的总后台。宦官专政是唐后期历史上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中唐宦官势力的膨胀,侵害了官僚集团的利益,于是官僚集团便与宦官集团展开了一场争权夺利的斗争,史学界把这场斗争称为“南衙北司”之争。

然而,如果把“南衙北司”之争用于安史乱后到宪宗诸朝,还有其准确真实的意义;如果再用于宪宗以后诸朝,就不太符合历史实际了。因为透过顺宗时的“二王八司马”事件,文宗时的“甘露之变”,“南衙”(官僚集团)已经完全为“北司”(宦官集团)击败。牛李党争的两派官僚集团,已经完全依附于宫廷中宦官势力之下。

而老李现在将节度使和宦官这两个党争的不安分因素拔除之后,现在需要解决的就是庶族地主和世家门阀之间的争斗和分歧了。

代宗朝的李豫可是经历过丧弟之痛的,甚至还把弟弟追封为承天皇帝……兄弟之情,可见一斑。

而建武朝的李泰也正式禅让,将皇位扔给了通过了刘禅试炼的李欣。

李清也不关心李世民是怎么解决的,总之就是一句话,相信李哥就完了。

他又不是搞政治的高手,有那时间回家学儿食xi……不好吗?

穆宗朝李世民选择让他的儿子小李治来做皇帝,结果小李治在微信电话里听到这个离谱的要求,果断开润!

润!

他和长孙皇后打了个招呼,拎着包跑到了洪武朝。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