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第256章 赵匡胤:耳光可响?(第4/5 页)
赵光义的牌位后,忽然就挂上了一辆小车车。
随后,他伯父赵匡胤的牌位扑棱棱地就飞在了那小车车的上面,甚至还伸手虚空拿出一只鞭子,抽在了赵光义的牌位上。
赵光义的牌位发出一声驴叫,拉着小车车就冲着赵恒而去。
随后,在众人或是惊恐,或是玩味,或是看戏,或是吃瓜的目光中,赵匡胤的牌位追着赵恒左右开弓就是一千六百多个大嘴巴。
被喊上来护驾的禁军看这西洋景儿,也不敢动了。
动什么?这特么是太宗皇帝拉着太祖皇帝在抽当今皇帝的耳刮子,谁吃饱了撑的活得不耐烦了?敢过来管这种闲事?
群臣当然也不敢管,或者说有的人压根就不想管。尤其是王旦,甚至于说是有些乐见其成。
反正总体来说,他对于这封禅闹剧也不是很看好,既然太祖太宗显灵,那他这个当臣子的也没资格管。
我起了,一耳刮子秒了,有什么好说的?
赵恒捂着脸,忍受着这兜头盖脸的大耳瓜子,心里苦涩极了。
他还觉得自己挺委屈的,为啥这一个伯父一个爹,就按着他揍呢?
“这……快护……”王钦若的话说了一半,就被王旦捂住了嘴。
王钦若呜呜地喊着,两只眼睛瞪得像铜铃,似乎在问为什么要阻止他喊人。
“自打伊家人,何预卿事?”倒也是真不愧姓王,王旦的面色云淡风轻,似乎在说一件和他不是很相干的事情。
实际上,这件事和他也不相干。
人家伯父和父亲教训儿子,轮得到他们这些当臣子的去反对?
不过这成分得查查了,到底是不是琅琊王氏的后代。
王旦其实早就对赵恒有意见了,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
王旦为人忠厚节俭,知人善任,明达治体,善于化解政治纠纷。掌权十八载,为相十二年,以务实肯干为基调。但对于赵恒“东封西祀”的事儿,从来没有表示过公开反对,颇受后世诟病。
但实际上,这些诟病属实是难为人了。
你总不能指望让王旦去阻止封禅熏心的赵恒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