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娘子,请息怒 > 第357章 大江剑,何幻锋!

第357章 大江剑,何幻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人多资源少不说,又因此地位于前线,劳役繁重可谓大周之最!

修城池、建军寨、伐木造船、铺路架桥.

年年有累死的。

壮劳力死在工地上,便意味着一个小家庭的消亡.没了男人,妇孺要么悄无声息的饿死在家里,要么自卖奴仆,由民籍转贱籍。

本已困苦的生活,老天也凑热闹。

再困苦能困苦到哪儿去,就算有年景不好,粮食欠收,不还有遍布河网么?

捕鱼捉虾,总能混个肚饱。

可昨晚却听这薛丁山讲到,霍丘境内山川河流,尽属以罗老爷为首的几家大族!

莫说是下河捕鱼,便是上山捡根柴火,被他家家丁见了就是一顿毒打。

陈初原以为当年桐山七成田地集中在士绅之手已算极端,但了解了霍丘情况,才知道什么叫土地兼并之烈。

前年,一场洪水席卷淮水南北,大灾之后,霍丘县最后一批勉力支撑的自耕农彻底破产,全县百姓除了吏人、商人、乐倡外,几乎全数沦为佃农和士绅奴仆。

不知怎地,陈初突然想起只见过几面的苦命岳母,听猫儿讲,岳母临死前几日,还心心念着要逃往大周

可这大周,就真的是一片乐土么?

于此同时,霍丘县衙后堂。

霍丘县内,九成九田产归士绅,其中罗家一家占五成。

又因淮南西路紧邻齐国,前些年齐国未定,每年都有大量百姓南逃至此,为避免这等流民侵入江南,污了贵人们的花花世界,流民入境后几乎全部被就地安置在淮南西路。

淮南本就是人口稠密之地,再加上不断涌入的流民,资源愈加匮乏。

用薛丁山的话说,春荒时连野菜都不够大伙抢,谁家若有颗榆树,每到二三月份没吃食的春季,便要全家轮流盯着,以防有人将树皮偷偷剥走吃掉。

榆树皮自然不好吃,但它无毒,磨成粉、蒸成馒头,好歹能糊弄一下肚皮。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