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家祖左宗棠 > 第97章:共和伊始

第97章:共和伊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中华共和国的成立,英国在第1时间予以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并着手对双方条约进行修订。

紧随其后的是德国,在中华共和国成立的第2天,德意志帝国与中华共和国建交,并将双方外交关系升格至大使级。

随后的1个月中,法国、美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等国也相继与中国建交,并且逐步开始修约。

但在共和国与列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同时,另1个极为特殊的外交关系摆到了左孝威的面前——

宗藩朝贡

……

1901年1月1日,农历庚子年十1月十3日。

在冲天的礼炮和烟花中,第1届民选总统左孝威发表正式宣言,向列国发出照会,宣布即日成立中华共和国。

中华共和国采用公元纪年,同时采用共和纪年,阳历、农历并行,1901年为共和元年,每年的1月1日为建国纪念日及元旦,农历新年为春节。

为了稳定人心和北方局势,国家首都将由南京迁至北京,南京将划为中央直隶府,执行1定范围内的陪都功能。

在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进入华夏文明圈之前,以宗藩朝贡为核心的天朝体系是诸夏各国公认的标准国际关系。

但这1体系在唐朝初步建立,进过明前期改革,在明朝后期出现瓶颈和问题,但明清两朝并没有能够对此做出有效的改革,最终随着清朝的衰落,在体系完善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冲击下,天朝体系逐步瓦解,而宗藩关系也被被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下的殖民关系取代。

面对朝、琉、越、兰、南掌、不丹、廓尔喀等朝贡国,左孝威采取的办法是区分各国性质,采取3种策略对待。

对于朝琉越3国,左孝威选择仿照英联邦体系,组建华夏联邦,给3个“小中华”正名,同时,以汉朝时期的“郡国并行制”为基础,在3国设立“郡”,使用军政手段逐步将其纳入统治。

对于南掌、不丹等英法拥有较大权益的国家,则向英法举行会谈,订立条约,划分双方权利,担任该国的“指导国”。

国家国旗经过各省统1讨论,选择以“中华红旗”作为国旗,国旗旗面为红色,长宽比3:2,中央以墨书“华”字的繁体字,字体为颜体,下方3分之2处有1道十分之1宽度的水平金纹。

当天,左孝威宣布清朝被彻底取缔,中华共和国将承接原清朝的1切法定国土和所有权益。

关于对外约章,中华共和国将承继原东南巡阅府与列国签订的1切条款。

原清廷与列国所订条约,若不违背原东南巡阅府订约原则,亦可予以承认,否则务须重议重订。

各地方与列国所订立条约1律不予承认。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