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家祖左宗棠 > 第19章:经济情况,海防建设

第19章:经济情况,海防建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届时,朝廷会专门委任大员前往观看,3洋水师也需要进行1次演练。

为此,北洋、南洋和粤洋都保持了高度的关注。

1887年底,南洋海军的两艘巡洋舰宁海、平海抵达上海,南洋水师提督杨昌濬带领南洋水师全体官兵两千余人,在江阴军港欢迎。同时规定宁海号为南洋水师旗舰,任命南洋水师右翼长邓世昌代理宁海号管带;南洋水师左翼长萨镇冰代理平海号管带。

1888年1月,在福州船政局建造的龙威号岸防铁甲舰正式宣告建成,次月入役,陈英担任龙威舰代理管带。4月朝廷的任命书下达,3位管带转正。

1887年6月,粤洋水师旗舰广清号与同级舰广济号前往福州船政局加装铁甲,更换武备。广清、广济,即是开济、镜清两艘铁肋木壳巡洋舰,这次前往福州船政局附加了舷侧铁甲,这些铁甲由徐州煤铁总局生产钢—熟铁装甲,尽管看起来还很落后,实际上也很落后,但配上这1艘落后的混合动力木壳巡洋舰,还是足够的。同时,两艘战舰还加上了两门47mm哈奇开司机关炮和6门11mm十管格林机关炮。

但朝廷的反应很冷淡,直到最近开始大办海防、重整武备,朝中财政捉襟见肘,这才想起邮政“裕国便民”的好事,想要建立中央邮政局,试图以此来增加收入,维持海防建设。

但这件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乐观,赫德又跳出来了。

第2次鸦片战争后,在清廷与各国签订的《天津条约》及《北京条约》中,均有清廷需为缔约国代递信件的条款。

此举不仅使清廷逐渐接触现代国家义务观念,亦促使其开始在体制内增设新的功能、催生新的体制以应付困境。不过,新知新制与传统体制之间甚难前后接替、1蹴而就。所以,总理衙门最初选择由海关兼办使馆文书传递,既保证由清廷职官体制对使馆文书传递的掌控,又避免主管邮驿的兵部对此事的抵拒。

而就是这1权宜之计,最后导致外籍税务司长期掌控邮政利权,现在特意跳出来指手画脚,最后,由于朝中的反对派和外国因素,在中央设立邮政局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只保留了上海和天津的邮政馆,其余地方的邮政依然由海关进行,民间不准开办邮局,津、沪两馆盈亏自负,朝廷不会拨款,也不过问经营,只抽1成收入作为税收。

1888年1月,粤洋水师订购的广元级鱼雷巡洋舰广元、广亨入役,4月,程璧光担任广元舰管带,林国祥担任广亨舰管带。

而甲午战争中逃跑的广甲舰管带吴敬荣,现在是粤洋水师广武号巡洋舰的管带,即原南洋水师超武号巡洋舰,不过巧合的是,超武舰与历史上的广甲舰可以算是同级舰,只不过广甲是威远级的改进版。

而北洋水师作为前5年朝廷的重点扶持对象,声势最为浩大。

随着1887年底,经远、来远,两艘装甲巡洋舰的归国,北洋水师也宣告成立,丁汝昌担任水师提督,但副提督却有两人,分别是英国人格雷森和德国人汉纳根。

不过唯1的好处就是把海关的邮政体系给捅出来了,总税务司除了关税,还要再往户部交1笔邮税,尽管不多,但每年也有十几万两。

但邮局的建立还是对传统的驿站体系造成了1定的冲击,兵部虽然名义上仍然谴责天津、上海两处邮政馆“每每侵夺官驿之权”,但实际上身体却很诚实,天津邮政馆运行不到3年,就在盛宣怀的带领下暗中接手了直隶、山东、陕西、山西和河南5省4成以上的驿站的传递任务,同时开通了天津至宁波、杭州、福州和长崎这4条海上线路,每年为户部和地方节省了数十万的开销,并贡献了十多万两的税收,得到了户部的大力支持。

而在南方,到了光绪十4年(1888年),长江沿岸和东南沿海十多座大城市几乎都有上海邮政馆的分馆,电报甚至直接从上海沿江架设到了武汉,相比于北方的6路交通不便,南方几乎全是靠水路运输,远比北方方便。

同样1起发展起来的,还有南洋航运公司,作为创立于1885年的实业,它在左宗棠和南洋华商的支持下迅速崛起,短短两年就拥有了十多条海运轮船,资本接近百万两,但相比于轮船招商局这种拥有数百万两资本的巨头来说,南洋航运公司只是刚刚会走路而已。

而津沪两地邮政在每年为户部贡献3十多万两白银税收的同时,也有力的支持了海防事业的发展,因此光绪十3年(1887年)4月朝廷决定在1888年进行1次阅舰式,并且规定3洋海军每隔3年要进行1次联合演练,称之为小阅,每隔5年进行1次海上阅兵,称之为大阅。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