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唐挽歌 > 第65章 霓裳羽衣曲

第65章 霓裳羽衣曲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只是,光收税还不行,如何把这些粮秣运送到长安,才是重中之重。这样问题转了一圈,又回到漕运这里来了。

高宗时期长安缺粮,朝廷也曾经想办法通过陆路运输粮草到长安,然后……负责驮运的骡马累死了八成以上,长安粮荒却未得到根本缓解。

那一次打脸,可以说差点把大唐的雄心壮志都给打没了。

所以后面长安所需粮秣就不得不完全依靠漕运了。但漕运也有漕运的问题,就是河道要长期梳理,运费也不能说便宜。

如今漕运供给长安就已经很吃力了,要是还要将长安变成粮秣中转地,从而供给河西走廊,那将是国家财政不能承受的重担。

如今新上任的左相张守珪对中枢政务一问三不知,对朝廷的情况也不太熟悉,所以也没有对李林甫指手画脚的资格。

总而言之,现在是李林甫大力夺权,安插党羽的好机会,但也是考验他行政能力的时候。

如果没有本事应对复杂局面,那么如今的大好局面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崩坏。

“要运送米粮往西域,则必须征调全国之骡马与耕牛,不可取也。胡商贩运粮草到河西,再配合使用和籴法,不失为明智之举。”

李林甫自言自语说道。

所以郑叔清当初提的办法是好办法,让西域商人运输粮食到河西走廊贩售于民间,再用和籴法将粮食从民间收到常平仓内,最后将常平仓的粮食用于军需。

这些好处,李林甫已经看到了。

但还远远不够。

“漕运,漕运……粮食从哪里来呢?”

李林甫陷入沉思,感觉以现有的运输条件,已经束手无策了。

“但总数是一定的,胡商把长安的粮食运走了,得补齐缺口才行。”

李林甫心中很明白,李隆基好大喜功,什么都想要。可如果支持河西走廊的用兵却把长安弄得闹饥荒了,那他这个右相肯定是要当到头。

从河北来的粮秣数量够多,而且走通济渠运费也最少,所以……只能继续苦一苦河北,加大河北那边的漕运输出量了。

嗯,光运不行,还得有东西可以运,所以税也要加一点,增加河北的户税好了。租庸调是“祖宗家法”不好轻废,户税灵活好变通,加户税。

李林甫思索着,必须要加大对河北地区的粮食征收,才能满足对西域与河西地区用兵的后勤需求。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