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舍弟诸葛亮 > 第57章 诸葛家什么都略懂,当然也包括兴修水利

第57章 诸葛家什么都略懂,当然也包括兴修水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想到这点,他内心不由热切起来。

当然,广陵的盐碱地也分好几种。

有的盐碱地就是靠海太近、地下水本身就很咸,这样的地是没救的,还不如将来开发晒盐工业。

能挽救的,只是海潮倒灌导致的那部分盐碱地。

陈群这几天功课做的不错,还实地考察了一些地方,并配合历年账目、土地籍册。

见对方并没犯低级错误,诸葛瑾点头鼓励:“那就好,继续说。”

陈群:“后来我深入查访,才知道广陵耕地虽多,产粮却少,主要是因为灌溉不足,以及地有咸卤。

邗沟使广陵有运河之利,却也经常导致海潮经长江倒灌入运河、射阳泽。尤其大潮季节,泽水都微微咸苦。”

诸葛瑾恍然:原来是盐碱地的问题。

他前世作为金牌教培讲师,史地常识也是很丰富的。他知道,苏北地区在古代一直不是鱼米之乡。

按照他的估算,这两类盐碱地的比例大约是五五开。

所以如果能解决海潮倒灌,就可以解决广陵郡一半的盐碱地问题。

广陵郡适合农耕的区域会因此大大增加,很多现有田地的单产也能提高,将来甚至可能容纳数倍的农业人口。

……

陈群把这个预期收益,给诸葛瑾算清楚了,确实很诱人。

如今看来,历史上不同阶段的苏北农业制约,其实是不同原因造成的:

宋朝之前,是因为广陵潮,导致海水由长江倒灌运河,形成盐碱地。

而宋朝以后,虽然广陵潮和倒灌没了。可南宋时黄河改道、夺淮入海,形成洪泽湖,淮河水患严重。一直到建国后修了苏北灌溉总渠才缓解。

可以说,盐碱地和水患,各自要为苏北平原的贫穷,负责一千年。

诸葛瑾如今所处的时代,恰恰属于前一千年。所以只要解决盐碱地,就能把苏北平原变成鱼米之乡。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