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文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舍弟诸葛亮 > 第57章 诸葛家什么都略懂,当然也包括兴修水利

第57章 诸葛家什么都略懂,当然也包括兴修水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确切地说,是隋炀帝重修大运河后,唐初贞观、永徽年间就在扬州修了邗沟闸门,为的也是防海潮倒灌。这才导致唐宋时的扬州比汉朝的广陵要富庶得多。

从汉到唐,这个技术跨度不算大。动动脑子设计一些巧思,是有可能克服的。

只是诸葛瑾现在还没想到怎么克服。

而陈群闻言当然是大吃一惊。

作为一个汉朝人,他当然没听说过有截留江河的闸门:

但陈群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他手头有四万人、一个冬天的时间。

但怎么把这些劳动力利用起来,怎么规划、施工、解决这个问题,陈群束手无策。

他又不是水利专家。

诸葛瑾也不是水利专家,何况他才刚刚听完汇报,现想脑子也没这么快。

“先生是说……修一道闸门,放下时足以把整条运河截断?可邗沟是北口连淮处水位高,南口连江处水位低。

落下闸门后,从淮河流入的水流不出去,蓄在运河内,南段河道和射阳泽的水位都会抬高的。

运河河沿倒是够深,不至于溢出来。但射阳泽湖岸平坦,周边低洼之地可能会被蓄水淹没。而且将来只有每天固定几个时辰、江河水位因潮汐差不多高时,才能开闸通航。”

陈群一口气就想到了好几个弊端。

射阳泽是邗沟运河中段的一个湖,类似于后世的洪泽湖。

琢磨了大约一盏茶的工夫,诸葛瑾才随口说:

“有没有考虑过,在邗沟与长江之间,修一道闸门呢?平时通航可以开闸,一旦涨大潮就关闭,咸水就灌不进运河了。”

诸葛瑾前世虽然很少来扬州,但他在钱塘求学工作多年,那也是一座大运河起点的城市。

他去运河博物馆参观过好几次,也知道那种能在不同水位河段之间通航的船闸,要到清朝才出现。

但如果只是一道隔离海潮的简易闸门、不考虑水位差通航,那么隋唐时期就有这种技术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